引领自主移动机器人、无人车行业发展
推动产业升级、服务回报社会

《欧洲时报》汉堡再访RW程旭,深度揭开“RoboOS”科技面纱
2017-07-08

正值汉堡G20峰会各国元首积极推动本国的世界名片定位之际,不难感悟到其背后国力、软硬实力、凝聚力的较量,靠什么?每个领域,都要看谁能率先掌握主动权,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纵观百年历史,高科技领域几乎被西方人独霸天下。带着这些思考《欧洲时报》在G20 汉堡峰会期间,再次独 家专访Robowatch CEO程旭。

以下为转载《欧洲时报》的专访原文:

《欧洲时报》:为什么说你们研发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OS”首先源自情怀?

程旭: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从1.0时代到3.0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始终都未能领先一步,未能在任何一个工业领域成为领头羊,一直不得不遵循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制定的游戏规则行事。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呢?

受计算机行业和手机行业启发,我们认为:正是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奠定了微软在计算机行业的霸主地位,成就了数十年来基于Win-Intel架构的PC行业; 也正是MacOS系统,使得苹果成为与微软相抗衡的PC届另一霸主;更正是IOS、Android操作系统,使得诺基亚等昔日智能手机巨头的没落,成就了谷歌和苹果在移动通讯行业的核心地位。

下一个该轮到机器人行业了!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所规划的智能制造时代和智慧生活时代, 机器人将是智能制造的主力军,也将是人类智慧生活中的主导工具,甚至强有力的伙伴。

我们已经错过了PC操作系统和手机操作系统的契机,对于即将成为人类生活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开发,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不能再甘心落后并听命于人。所以,我们早早布局,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圆几代人的梦,成为这个行业的全球引领者。 为什么说“RoboOS”能带来机器人产业变革?为什么“RoboOS”能推动机器人产品大量诞生?它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程旭:因为操作系统RoboOS是智能机器人成为“工程化量产产品”的核心。小规模样机,和大批量量产,是有本质区别的,尤其是在大批量产业化的时候,对成本和技术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是极其高的。

和计算机产业类似,在DOS和Windows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问世之前,PC只是科研机构昂贵的工具和富贵人士的奢华玩具。有了操作系统,才促使PC进入千家万户。我们预言,操作系统是智能机器人“从小众产品迈向大众化商品”的桥梁,它将加速机器人研制过程、解决去成本化问题,推动品类众多的机器人产品问世。

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与进展,可以提升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些前沿技术只能提高机器人某一个方面的单项能力,不能提高机器人的整体能力,更不会使机器人变成产品和商品,实现其商业价值。

也可以说,操作系统是机器人“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共性技术和底层技术,是量产的前提条件;而深度神经网络等前沿技术,是机器人“智能技术”的核心,是前卫功能的体现。

为什么说“RoboOS”能把人工智能引向深层次发展?

程旭:从PC和手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做出推论:机器人将是推动人工智能向深层次发展的牵引力。

计算机和手机的发展历史,让我们有把握大胆预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必将会遵循计算机和手机的发展轨迹;市场上必将会出现具有主流组织架构和主流操作系统的智能机器人。

这种智能机器人当然能牵引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因为机器人是计算机外延的扩展,是能看会说、能走会跑、还能干活的特定计算机。机器人操作系统,也就是外延扩展后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不仅要执行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还要对机器人看、听、说、想、做等等外延扩展功能所涉及到的软硬件进行管理、调配,而这些功能便是人工智能部分。

贵司已经为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OS”做了哪些准备?为什么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再次研制?

程旭: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积累。十多年前,我们开始开发机器人产品的时候,就遵循着“机器人=机器人硬件+机器人智能中间件+机器人软件”的开发思路。我们通过“机器人智能中间件”来管理和调度“机器人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我们设计了模块化的机器人软件组件;设计了不依赖于具体硬件和具体算法的机器人软件架构;我们的机器人智能中间件和机器人软件组件,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智能机器人模块化软件系统IMOR。

IMOR是一个模块化的、系列化的软件系统,通用于多款功能各异、大小不同的机器人产品上,这个软件系统已经具备了机器人操作系统的雏形特质,成功应用于多个无人平台。

贵司考虑在中国国内(而不是德国或者美国)实施机器人操作系统“最后10公里”的研发,做出这个的决定依据是什么?

程旭:首先,因为我们要做的是独立自主的、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必须要以国内技术人员为主体来开发,所以才在国内汇聚精英、组建团队来完成最后的开发。

其次,尽管我们的德国合作伙伴在“前沿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做得都不错,但是从“前沿基础技术”转化成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机器人产品,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工作既涉及到是否有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也涉及到是否能近距离与市场需求对接,还涉及到是否有充足的上下游技术生态链的相互支持与协作,更重要的是,是否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几个方面,德国乃至欧洲、北美洲,与国内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第三,我们在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时候,要与机器人的应用实践相结合,一定要出现在机器人最大潜在市场的最前端。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在国内进行开发。

依托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OS”, 可以延伸哪些服务和产品? 

程旭:第一,我们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体验良好的、接口友好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OS。

第二,我们提供以RoboOS为基础和核心制定的“机器人体系架构、组件结构、接口协议、数据模型、作业流程以及规范化术语”等企业级标准规范,积极组织参与机器人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第三,我们可以提供以RoboOS为核心的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咨询服务与技术培训服务。

第四,RoboOS是一个模块化的、开放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对外提供我们的接口,世界范围内的开发人员都可以开发出能够在RoboOS内即插即用的功能软件模块。我们也可以对外单独提供RoboOS操作系统内部的某些独立模块,供有需求的合作伙伴使用。

哪些行业、哪些人、哪些场景可望使用贵司的操作系统?通过使用贵司的操作系统可获得哪些受益呢?

程旭:有三类人、三类企业、三类场景可以应用机器人操作系统的:首先, 从事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使用我们的操作系统RoboOS时,科研人员可以直接把他们设计的人工智能算法植入到我们的操纵系统当中,由我们的操作系统帮他们解决其余的问题。这可以大大简化科研设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他们的研发效率。

第二,机器人的开发生产企业。使用了我们的操作系统RoboOS,他们就不用再自己去设计机器人的原件系统,仅需要根据他们对机器人产品的特定功能需求,开发遵循我们RoboOS接口协议的相应软件模块就可以了。这可以提高机器人开发生产企业的效率,缩短开发生产周期,降低开发生产成本。

第三,终端用户。对于采用了我们的RoboOS的机器人产品,用户可以利用RoboOS提供的友好接口, 设定机器人的作业任务、监控机器人的作业流程,还可以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提升机器人功能和性能,改善机器人的使用体验。

总之:第一类人是机器人技术研究人员;第二类人是机器人设计开发人员;第三类人是机器人使用、维护人员。对应的三类企业,分别是机器人技术研发企业或者从事此类研发的高校以及研究所、机器人开发生产企业和使用机器人的企业。三类场景:第一类是科研场景,第二类是设计、开发、生产场景,第三类是机器人作业或者说执行任务的场景。

最后请问,贵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除了准备要让操作系统引领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外,贵司还有什么社会责任方面的考虑吗?

程旭: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专业、严谨、创新”。

“专业”,体现的是我们的技术实力。

我们过去的努力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相关技术,汇聚了众多高端精英,而目前我们又聚焦在机器人操作系统这项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是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从业者。

“严谨”,体现的是我们在科研中一贯坚持的工作态度。

“创新”,体现的是我们从事科研工作的不懈追求。

鉴于机器人是个高端的新领域,我们要通过科普、培训、游学、教育,通过动手、体验和共享,让业内外人士,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和理解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轨迹、真正的现实和潜在的机遇,引导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选择一个正确的定位。

我们相信,机器人的从业队伍和产品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贴近市场和刚需,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真正的产业化。

推荐

返回列表
罗伯沃茨机器人

© 2016 Robowatch沪ICP备16017606号-1